餐廳名稱: 茗荷 和食
消費時間:2012/03月
地址: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53巷50號
電話:(02)2764-9626
營業時間:12:00~
價位範圍(每人): 午餐800元up、晚餐1000元up
推薦菜色: 師傅配菜
久違的阿群師傅,太卷關門之後自立門戶。
記得太卷關門前,有問過他之後的打算,
當時就已經說了要開一間名為「茗荷」的店,一樣要落腳於東區。
幾個月前總算是開了,知道之後趕緊去嚐嚐鮮。
吧檯設計成ㄇ字型,提供許多板前座位,
板前以外只有一桌四人座,
整間店大概可以坐20人。
桌面擺設。
器皿都很有質感,每個人的筷架都不太一樣,
至於這個筷子我覺得太粗了,所以請店員幫我換了另一副細一點的筷子。
前菜,米茄佐柴魚汁。
一小段米茄,醬汁是柴魚,上方再撒上乾柴魚絲。
米茄恰到好處不軟爛,有烤過的焦香,和柴魚汁很搭;
柴魚醬汁鮮甜,整體味道偏清淡,開了整頓飯的味。
醃蘿蔔、薑片與山葵。
醃蘿蔔味道就正常,但口感稍硬、粗,感覺較適合切成薄片,
薑片的表現倒是不錯,薑本身口感細緻,味道溫雅不搶。
這張照片是第一批,我嗜吃醃蘿蔔,之後又吃了好幾輪,
後來的蘿蔔都切的奇形怪狀,各種塊狀,加上粗粗不太好咬的口感,不是太喜歡。
剝皮魚刺身。
上面那片攤開後的形狀有些詭異,
但魚肉處理細緻,整片口感均勻有彈性。
日本真鯛(前)、台灣鯛(後)刺身。
台灣鯛帶土味,喜好與否見仁見智,口感有點咬勁;
日本真鯛味道相當鮮美,魚肉口感細緻偏軟。
梅乃宿柚子酒。
軟絲刺身。
個人非常偏愛軟絲,
但今天的軟絲總覺得刀工不到位,
軟絲稍厚,切紋只到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,
不好咬,口感不夠豐富,
軟絲切的不夠細膩就無法展現綿黏鮮甜的特色了,
但也許這只是個人偏好問題,說不定師傅比較喜歡這樣的處理方式?
烤蝦頭。
炙尖梭。
油香誘人,炙燒真是大作弊。
肥美軟嫩,入口即化,幾乎不用牙齒咬,
但魚肉軟到這樣的程度又有些油,吃了第二塊就有些膩口。
燙金時雕佐胡麻醬。
這道超驚嚇的!
魚肉老到稍微需要咀嚼,
我想應該只是一時失誤吧?
醬汁倒是很香。
干貝佐海苔醬。
干貝鮮甜細緻,半生不熟恰到好處;
海苔醬阿群師說是自己煮的,有海苔香又不過甜過鹹,一道佳品。
甜蝦刺身。
甜、綿、黏,佳。
微炙青甘。
正常,有到水準以上。
黃雞魚握。
今天吃到的第一貫握壽司,還不錯!
蠻驚訝的,之前在太卷吃到的握壽司覺得普普不太穩定,
沒想到茗荷的握壽司不錯。
醋飯的溫度剛好,米飯煮的恰到好處,軟硬適中;
整個舍利偏小,握的鬆緊均勻,入口慢慢散開,
飯和魚的比例剛好,不多不少,襯托魚肉的鮮甜,協調不搶戲。
沙梭握(kiss魚)。
相較於黃雞魚握,這道就還好。
魚身切的有些不均,入口不同部位咬感不太均勻,
但還是一貫水準以上的握壽司。
正在切蘿蔔絲的阿群師。
可以看到阿群師的蘿蔔削的比較厚,
切出的蘿蔔絲也比較粗,不知是有什麼考量?
烤小玉米(玉米筍)佐紫蘇鹽。
就ok,中規中矩,
沒有太驚豔也沒什麼需要挑剔的地方。
炙鮭魚捲佐鮭魚卵。
炙鮭魚中間捲著一小球醋飯,上方放上鮭魚卵。
很可愛的一品,
鮭魚魚肉處理得仔細,綿細偏軟,經過炙燒透著油香;
上方的鮭魚卵蠻不錯的,
鹹度適中、軟硬適中有彈性、不腥。
吃下去的感覺就是超迷你鮭魚親子丼。
大目鮪魚握。
海膽捲。
海膽品質還行,中上日本料理店常吃到的等級,給的也大方;
但海苔不脆,吃到最後一直咬不爛吞不下去。
別人的鰻魚握。
我不敢吃鰻魚所以沒吃,聽別人說還不錯吃!
明太子小馬鈴薯。
小馬鈴薯口感細緻滑順不沙,
上面的明太子沙拉醬很搭,不腥、香氣十足,
不錯的品項。
煮物。
南瓜、烏賊、皇帝豆、小里芋佐紅味噌、昆布湯汁。
昆布湯汁清淡秀雅,吃其他東西前先淺嚐一口很不錯;
烏賊很有咬勁,我牙齒不太好咬得有些辛苦,其他客人好像都對此有佳評;
小里芋的綿密細嫩相當值得一提!
清淡精巧一品,不錯。
烤魚。
忘了這是什麼魚,但硬的有點像雞肉,讓我感到有些吃驚,
問了服務員之後得到的答案是說這種魚的口感本來就是這樣,總之真的蠻硬的(驚)。
旁邊的金桔很眼熟,像曾在太卷吃過的,
過去在太卷吃我就很愛烤魚旁邊的金桔,可惜這跟太卷差有點多,
也許是師傅偏好不同,但我就是比較喜愛阿祐師的金桔。
出汁卷。
玉子、百合根、紫蘇,
鹹的,蠻香的。
紅燒白魚虎。
兩個下巴,
魚肉鮮甜軟嫩,又不軟爛,實為佳品。
茶泡飯。
中間是烤飯糰,上面有些乾昆布絲,旁邊飄著道明寺。
拌在一塊加些山葵,覺得味道還不錯,
飯量不算少,吃到這裡有點飽。
櫻花葉道明寺捲紅豆。
大概就是甜糯米捲紅豆泥,
不甜,香氣足,味道調和清新雅致,
令人喜歡的甜點,做為今日的結尾很舒服。
整頓飯吃下來很飽很飽,有別於一般日本料理店的小鳥分量,
不含酒1100元,蠻值得的!
生食水準不差,感覺到師傅處理魚肉的細膩用心,
魚肉沒有一點筋,油花或紋理分布都選切的很平均,
這也直接影響了口感,生食吃起來都很細緻、均勻,
但不知是我的錯覺還是如何,刀工感覺就還好而已,不夠精細。
熟食的調味都偏淡雅,走清新路線,食材與調味都蠻搭配的,
但烹調上好像有些不穩定,可能是因為店剛開不久吧?
茗荷,挾著太卷的高人氣開幕,
店裡和料理到處都有些太卷的影子,但又處處顯出新意,
一間餐廳的好壞只吃一次不能下定論,我想我應該還會願意繼續嘗試看看,
後勢值得期待。